加州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学院建造出世界最大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中国阵列其后

当《自然》杂志最新一期将6100个铯原子构成的量子阵列搬上封面时,全球量子计算领域都感受到了震动。加州理工学院团队用一束激光创造的“原子牢笼”,不仅把中性原子量子比特数量从数百级直接拉到六千级,更实现了13秒的相干时间和99.98%的单比特操作精度——这组数据

量子计算机 理工 比特 离子阱 加州理工学院 2025-09-30 07:25  2

科学家们开发出新技术,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强度塑料

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了一项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高强度塑料的新技术。这项创新不仅为解决全球塑料污染危机提供了全新思路,更有望将温室气体这一环境负担转化为有价值的工业原料,实现真正的"变废为宝"。

科学家 二氧化碳 开发 塑料 加州理工学院 2025-09-02 19:10  5

声波储存量子信息:加州理工学院创造30倍存储时长新纪录

量子计算领域迎来重大技术突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混合量子存储系统,通过将量子信息转换为声波形式,实现了比传统超导量子比特系统长30倍的存储时间。这项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为解决量子计算中的信息存储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并可

量子计算机 比特 声波 加州理工学院 振荡器 2025-08-28 18:47  7

新研究利用快速射电暴精确定位宇宙中“失踪”的物质

宇宙中存在的大多数物质都是不可见的,只能通过其对引力的影响来探测。这种物质被称为暗物质。相比之下,我们更熟悉的物质,从原子到行星再到人类,仅占所有物质的16%。这种物质被称为普通物质或“重子”物质,它们会发光,因此可以被观测到。然而,它们中的大部分都以非常稀薄

研究 定位 星系 中微子 加州理工学院 2025-08-17 08:05  4

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首次让原子“分身”操控,实现超纠缠态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曼努埃尔-恩德雷斯(Manuel Endres)擅长使用被称为光镊的设备对单个原子进行精细控制。他和他的同事利用激光制成的镊子操纵原子阵列中的单个原子,以研究量子系统的基本特性。他们的实验取得了诸多进展,其中包括用于消除简单量子机器中误差

研究 芬克尔 纠缠态 加州理工学院 恩德雷斯 2025-05-23 16:45  13